“助理医师证考下来了,可患者伸手我还是不敢把脉”“学了三年针推,真让我给人推拿针灸,手都抖”……近日,笔者走访发现,部分医学类大学生毕业后陷入“考证易、就业难”的困境,核心症结直指院校实践教学短板。而南阳滋养堂国医学校推出的中医实战课程,正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选择。
医学生就业困境:有证书无能力,实践短板成“拦路虎”
“我们班一半同学毕业后没从事本专业,不是不想做,是真没底气上手。”某医学院针推专业毕业生小林的遭遇并非个例。笔者采访多所医学院校学生及就业指导老师发现,当前医学教育存在两大突出问题:
- 实践课时占比低,多数院校以理论授课为主,学生在校期间实操机会寥寥,甚至有学生坦言“三年只在模拟人身上练过几次针灸”;
- 大班教学导致师资精力分散,一位高校中医临床教师透露,“一个班四五十人,一节脉诊课最多只能让10个学生上手试诊,剩下的只能在旁边看,根本学不透”。
这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即便考取助理医师资格证,也无法独立完成把脉诊病、推拿正骨等基础临床操作;针推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对患者,连规范的刮痧、拔罐流程都难以独立完成,最终被迫脱离医疗行业。
展开剩余66%滋养堂破局:三甲医师授课,“无空话”实战教学
针对医学生“纸上谈兵”的痛点,南阳滋养堂国医学校精准推出两类实战课程,直击就业核心需求:
- 暑期实战班:面向在校大学生,提前衔接就业技能,课程聚焦推拿、针灸、正骨、刮痧、拔罐等中医外治技术,让学生在假期就能积累“上手经验”,避免毕业即“零实操”的尴尬;
- 中医康复实战班:针对毕业后的大学生,补充上岗前的关键技能,除了外治技术,还增设经方脉诊课程,解决“会考证不会看病”的核心问题。
与传统院校教学不同,该校课程全程由三甲医院在职医师授课,摒弃空洞理论,所有内容围绕“临床实用”展开。“老师教的都是门诊里天天用的技术,比如针灸怎么找穴最准、推拿力度怎么把控才有效,一学就会,一练就能上手”,一位暑期班学员表示。
学员与老中医:“把真本事教给孩子,比藏着强”
“光一堂耳穴疗法课,就值1000块!”刚结束实战班的学员小周,对课程内容赞不绝口。他提到,小班授课是保障学习效果的关键,“一个班最多15人,老师能盯着每个人的手法,错了马上纠正,毕业时我已经能独立给家人做推拿调理了”。
该校一位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的老医师坦言,选择来授课,就是想把实战经验传承下去:“学生们大老远来学,总得让他们带走真本领。这些经验藏在手里、带到‘土’里都没用,教给孩子们,能让他们更快上岗服务患者,这才是正事。”
笔者了解到,该校毕业学员中,80%以上能在1个月内找到中医馆、康复机构的相关岗位,有的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上班,部分学员还自主开设了中医理疗店。对于仍在为“上手难”焦虑的医学生而言,这类聚焦实战的课程,或许正为他们打通从“持证”到“上岗”的最后一公里。
发布于:河南省